拆车坦白局:吉利银河L7让比亚迪宋PLUS DM-i现出廉价原形
我想我们多数人都听过“屠龙少年”的故事。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各行各业其实都曾上演过类似的一幕,汽车市场也不例外。
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正中比亚迪的下怀, 2022年总销量超过了186万辆,同比增长152.5%,喷发式的销量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自主品牌将一众合资品牌挤下神坛值得骄傲。
但这是个“消费降级,体验升级”的时代,人们对于新能源产品的品质要求不会比燃油产品低。
一边是悬架简配、“刀片电池”安全问题频发等因素,一边是出色的销量成绩背书,我们在面对比亚迪的产品时该如何抉择?
直到我看到了比亚迪销量最好的车型宋PLUS DM-i与它的全新竞争对手吉利银河L7的对拆过程,在惊讶之余,我的心里也有了肯定的答案。
车身结构安全性对比
拆开两款车的前脸和前包围,首先看到的是前防撞梁和水箱结构。
基于e-CMA架构打造的吉利银河L7配备的是成本更高的铝合金防撞梁,有助于车身轻量化,其厚度达到了5.04mm,并且侧面采用了“日”字结构,提升了结构刚性,不仅更安全,还能降低车损。
比亚迪宋PLUS DM-i配备的是单层冲压式钢制防撞梁,其厚度只有1.68mm,用料成本相当低廉,同时单薄的结构,抵御冲击的性能也非常有限。
在与前防撞梁相连接的吸能盒方面,吉利银河L7同样采用了更贵的铝合金材质,并设计了溃缩孔,其长度达到了249.2mm,能够缓冲吸收更多的冲击载荷。
比亚迪宋PLUS DM-i也继续采用冲压钢板材质,虽然设计了溃缩褶皱和打孔,但其长度只有122.8mm,吸能效率自然也不如前者。
在水箱结构上,吉利银河L7采用了电动车上常见的一体式导风设计,即在下方设计小尺寸进风口,通过风道传递给水箱散热,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一是降低了前脸撞风面积,有利于降低风阻,其二是可以将水箱设计得尽量靠后,减少碰撞带来的车损。吉利银河L7防撞梁到水箱的距离是100.21mm,足够安全。
比亚迪宋PLUS DM-i则还是延续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思路,让风直接通过前脸中网与水箱接触散热,并且它的水箱结构还不是一体式的,这就导致防撞梁到水箱的距离只有30.54mm,发生碰撞时相当容易受损,增加修车费用。
来到侧面,拆开两台车的车门可以看到,吉利银河L7的车门内侧采用大面积的钢板结构,增加防护力,并且开口处均采用了发泡棉填充,有效抑制异响的产生。
比亚迪宋PLUS DM-i的车门内侧采用的是“口”字形钢板结构,覆盖面积相对更小,并且中间使用硬塑料板填充,一旦有紧固件松弛,就很容易产生异响。
而在车门内部结构上,两款车的表现非常相近,前后门均配备了防撞梁和加强筋对结构进行强化,增加车侧的抗冲击能力,保证座舱生存空间。
在车身内部,吉利银河L7给后排座椅靠背配备了完整的保护钢板,而比亚迪宋PLUS DM-i只有一层薄薄的塑料瓦楞板。要知道,在发生追尾时,后座乘客很容易被来自后方的冲击力或者异物所伤,所以有吉利银河L7这样一层钢板保护,会安全很多。
拆开两款车尾部的后包围,可以看到吉利银河L7采用的是厚度为1.11mm的钢制防撞梁,双层辊压的技术让它在结构上能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保护车身安全。
比亚迪宋PLUS DM-i采用的仍然是单层冲压钢板,厚度为1.05mm,其单薄的结构用料甚至用手都能掰动,更多的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两款车在后吸能盒的做工用料上比较一致,都有足够长的溃缩距离,且都设计了溃缩褶皱和打孔。
在最为重要的车身结构上,这两款车的设计用料水准高下立判。比亚迪宋PLUS DM-i仍然延续了传统燃油车的造车思路,且在用料上尽可能地省成本,而吉利银河L7加入了新能源车的造车思路,并且在用料上十分下本,安全防护性和维修经济性更好。
底盘结构用料对比
把两台车都升起来后,就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底盘结构和用料水准了。
首先是底盘前部,吉利银河L7采用的是双层冲压钢板制成的全框式副车架,油底壳也为钢制,强度有保障。同时其发动机排气管从副车架上方向后延伸,避免被磕伤。
比亚迪宋PLUS DM-i同样采用了双层冲压钢板制成的全框式副车架和钢制油底壳,但位于副车架下方的排气布局成为了底盘的一个低点,相对更容易被磕到。
在前悬架部分,吉利银河L7采用的是主流的麦弗逊式结构,用料上给到了铝合金材质的羊角以及双层冲压钢板制成的下摆臂,在该轻的地方轻,在该强的地方强。
比亚迪宋PLUS DM-i也采用的是麦弗逊式前悬架,并且也配备了铝合金材质的羊角,但它的下摆臂采用的是单层冲压钢板,其结构强度显然不如吉利银河L7。
其次是底盘中部,主要分布的是电池和排气结构。吉利银河L7在电池包前方增加了一道钢梁,加强保护作用。并且对于一侧“绕行”的排气,一路都安排了隔热瓦,降低排气热量对电池和车身结构的损伤。
比亚迪宋PLUS DM-i只在电池包前方的插头和冷却液入口处加装了一块保护钢板,且大多数管线直接外露,容易被异物割伤,进而发生危险。同时排气管路也只是在接近电池的地方加装了隔热瓦,而与车身接触的地方并没有看到有任何的隔热措施,比较粗糙。
另外从侧面可以看到,吉利银河L7的电池包并没有低于两侧边梁,处在车身内部,更加安全。而比亚迪宋PLUS DM-i的电池包则低于两侧边梁,直接成为了底盘最低点,很容易被磕到和刮到,比较危险。
最后是底盘后部。吉利银河L7采用的是双层钢板制成的全框式后副车架,保证结构的强度的同时,还有利于车身轻量化。
而比亚迪宋PLUS DM-i采用的是双层钢板制成的一体式后副车架,虽然结构强度也能保证,但整体重量会更大,无形当中增加了车身质量,不利于油耗,当然,成本会更低。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两者的后悬架表现。吉利银河L7得益于e-CMA平台,其后悬架是标志性的“三横一纵”多连杆结构,粗壮的一体冲压式钢制下摆臂让悬架的刚度更高,极限更大。同时避震采用的是簧筒分离设计,让避震筒有更长的工作行程,减震性能好,坐起来也更加舒适。
比亚迪则是在大家吐槽过汉之后,依然坚持给宋PLUS DM-i使用这样的多连杆悬架,虽然也能带来比较好的悬架质感,但如此用料实在是让人怀疑其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避震也采用的是簧桶一体式设计,限制了避震筒的性能,影响舒适性。当然,这套悬架的特点也是成本低。
看完底盘部分,两款车的表现也有着天壤之别。吉利银河L7扎实的做工用料以及平整的设计布局,很能给人安全感。反倒是比亚迪宋PLUS DM-i在这些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缩减用料,能省则省,真切做到了“降本增效”。
电池结构安全性对比
而新能源车最让人担心的还是电池安全。
吉利银河L7搭载的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电池包采用的是一体式冲压钢板外壳,增加防刺性能。并且卸下螺栓即可无损打开电池包,方便检修更换内部电池组。另外,由于它采用的是更加均匀的水冷/水热方式,所以壳体内部结构干净利落,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同时保证低温气候下的电池续航达成率90%以上。
比亚迪宋PLUS DM-i搭载的是刀片电池系统。电池包外壳采用的是双层铝合金板,内部融入了冷媒管道,要更复杂一些,且壳体里侧排列了用于加热的电热丝,基本上拆开了就很难复原,而且不单卖,也就是说只要拆开了,电池包就不能再用了,需要再花钱买新的。
揭开外壳便能看到完整的电池内部结构。吉利银河L7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整体采用的是铝合金外部框架,内部也配备了粗壮的“十字”铝合金加强梁,进一步强化电池抗冲击能力。同时电池包还采用行业最多的17个固定连接点与车身实现牢固连接,简洁增加了车身的抗扭刚度,在发生事故时能更好地保持车身结构完整,给乘员留出生存空间。
而比亚迪宋PLUS DM-i的刀片电池采用的是钢制外部框架,虽然能够保证强度,但重量也相对更大。同时内部由于刀片电池的形态原因,无法设计加强梁,所以整体抗冲击性能可能要弱一些。
而在保证安全的细节上,吉利银河L7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也更加丰富。首先是它的电芯以外壳之间有着两指左右的间隙,如果发生碰撞,电芯很难受到伤害,只需要更换外部框架即可。
比亚迪宋PLUS DM-i的电芯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只有一指的宽度,发生碰撞时,电芯相对更容易受到伤害,会大幅增加维修成本。
其次是吉利银河L7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外壳上设计了泄压防爆阀,万一电池包内部出现热失控,发生爆燃产生大量气体,那这个阀门就会自动爆开,排气降压,避免电池爆炸。
当然,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电芯已经经受住了针刺、跌落、火烧等多重考验,安全稳定性值得肯定。
比亚迪宋PLUS DM-i则是对自己的刀片电池非常“自信”,在外壳上并没有设计泄压阀,而是只配备了一个恒压口,一旦电池热失控,气体难以排除,就很容易发生爆燃,十分危险。
另外,吉利银河L7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内部还配有防潮袋,吸收电池内部的水汽,降低水汽凝导致电池故障的几率,相当细心。
从电池安全性上来看,吉利银河L7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规格标准要远高于比亚迪宋PLUS DM-i的刀片电池,不仅是肉眼可见的结构用料,还有将后者引以为傲的“针刺”试验作为基础要求的底气。
总结:
按理说,一款车销量越高,越能均摊车辆研发制造成本,利润也就越大。在为企业带来巨额收入后,应该让出一小部分利润来提升产品力,稳固长期的市场地位。
但比亚迪宋PLUS DM-i这款车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继续削减成本,提升单车利润,压榨这款车的剩余价值。
反倒是基于e-CMA架构打造的吉利银河L7,在车身结构安全、底盘悬架以及电池结构安全这些方面做的非常出色,该下本的地方一点都不含糊,以致于在拆解对比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有“代差”的存在,是两者之中更值得购买的车型。
比亚迪的头上已经开始长出“恶龙犄角”,吉利银河L7也像是一位拔剑相向的“屠龙勇士”,只不过希望在未来,他初心不改,仍与人民站在一起。
查看本地经销商 咨询最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