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女人天性,身边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要打扮一番才肯罢休,连汽车都不能“幸免”。给汽车做过度的打扮和保养,其实对它并没有好处,甚至有可能伤害到汽车使用性能。女性车主们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呢?小编总结了女性在汽车打扮和保养上的一些过分举动,千万别对号入座哦!

一、“进补”过度

有不少女车主以为给爱车用“补品”总是有益无害,谁知用了后,爱车反而出现更多问题。很多号称能增强动力、减低油耗的燃油、机油添加剂,不但没有广告中吹嘘的功能,反而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轿车是一种非常精细的产品,对燃油、润滑油、制动液和冷却液等都有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车友如需添加或更换应选用汽车生产厂家指定或认可的正规产品。过度爱车,给爱车吃各种“补品”等,更容易使车患上“富贵病”。

二、洗车和抛光太勤

一般来说,正常晴天,车不是很脏的情况下,可以5-8天洗一次足够了,如果1—2天洗一次,车漆的寿命反而会缩短。就像人们洗澡过于频繁,会导致皮肤干燥、老化一样,给爱车“洗澡”过勤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洗车过多,车漆容易“早衰”。洗车用的抹布夹带的泥沙划伤车漆,也是原因之一。不少车主容易过度保养,他们平均每周洗两次以上,这样对车反而不好。

建议车主可以在后备厢里放一支鸡毛掸子或者准备一块干净的擦车布,有点灰尘就用它来解决,这样可大大减少洗车的次数。而且不容易积泥沙,掸灰时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划伤油漆。

三、轮胎强调要进口的

很多女性买东西都强调要进口的,比如给孩子买奶粉,买药品,买衣服等。陈师傅说他在维修过程中遇到不少女车主买轮胎喜欢强调进口的。有一位女车主在修理店非要换进口的轮胎,但后来她发现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适用。一次她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送到4S店做节后常规保养的时候就被师傅发现胎侧起了包。

其实国外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着较大区别,适合国外路况的轮胎,在国内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基本可以替代纯进口的,而且价格更实惠。

四、机油换得太勤

很多女性车主完全是“车盲”,有些人开了不到一万公里的车居然送到车行保养三次,换三次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算下来的话,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

汽车其实不需要做这些所谓的深层养护,只要定期做保养就好了,机油太多也会出故障。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会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一般日系车更换周期在5000公里左右、德系车更换周期在10000公里左右。

五、以为加油标号越高越好

不少女性车主们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她们往往因爱护新车,不怎么仔细看说明书,从买车开始就一直给爱车加97号汽油。

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不少车主宁缺勿滥,喜欢使用高标油。但是事实上,汽车标号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决定汽车用油标准的发动机压缩比,压缩比在10.5以下的发动机加93号汽油,压缩比在10.5以上的发动机加97号汽油。这个要严格按照汽车的说明书来加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车主们在享受美丽过程的同时汽车的性能可不能忽略,它关系着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千万别好心做了坏事。